ABOUT

缘起

逍遙系統是逍遙山人創編的, 以內家拳為基本的保健養生系統。項目包含楊式太極, 陳式太極, 八卦掌, 單劍, 單刀, 齊肩棍, 蝴蝶雙刀, 內功, 放鬆功, 及纏絲功。

山人是一名業餘武術愛好者。其九歲啟蒙習武, 中年以後以近乎雲遊的方式, 先後隨緣受教於十五位老師。因此, 在傳統內家拳方面, 積累了一定的基礎。

公元2000年, 山人慕名前往北京, 隨馮志強宗師學習混元太極拳。有相逢恨晚之感。於是勤學苦練,六年不曾間斷。公元2006年, 應馮志強宗師之邀, 在北京拜師入門, 成為混元太極之海外入室弟子。功夫雖然不高, 但是,對混元太極系統, 則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無獨有偶。次年, 巧遇王壯弘宗師的傳人張希榮老師。蒙張老師厚愛, 親授水性太極拳心法。山人認真修習, 不曾懈怠。然而,事與願違。逍遙山人在演練波浪與沉浮方面, 屢遇困難,不能突破。究其原因, 一則, 因為山人畢竟年歲已高; 二則, 因為水性太極拳難度不小。不得已, 只能夠知難而退。落得 “高山仰止,心嚮往之”。

不料, 樹欲靜而風不止。張老師又熱心的推薦湯金石老師, 為逍遙山人指導太極拳理論。湯老師也從學於王壯弘宗師。當年, 湯金石老師已經在《伍金論壇》網上發表了大量的太極理論文章。逍遙山人鎖定其《研究論文版》, 凡七萬字, 日日研讀。後來, 又從張老師那兒, 獲得《上善若水》兩冊(港版首批)。 山人照例苦讀不倦。終於對於 “陰陽相濟”, “涵三為一”, 及 “八門五步” 等高檔太極思維, 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深覺水性太極拳的理論, 魅力無窮。其一磚一瓦, 都是珍貴的他山之石。其心法口訣, 都有移花接木的作用。

不久以後, 山人又發現混元太極與水性太極有異曲同工之妙。乃有意將二者的精華, 用於傳統太極拳。同時, 山人又接受了兩種思維的影響: “易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 以及 “法乎其上, 得乎其中, 法乎其中, 取乎其下”。結論: 在傳統內家拳的基礎上, 盡量吸收混元太極與水性太極的精華。目標定的低一點: 只為保健養生服務。刻意不要高攀武術的層次。方向就這樣定下來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多年之探索研究, 山人終於整理出一組規範, 稱之為 “逍遙十要”。此十要可以視為楊澄甫宗師 “太極十要” 的延伸。兩個十要, 相輔相成。成為改拳的工具。依此工具, 山人對畢生所學之招招式式, 加以檢驗。凡有必要,就做微調。微調比大改要容易。因為學拳容易改拳難。實踐證明,微調很容易提升行拳走架的品質, 從而增強保健養生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 “逍遙系統” 的理念。

逍遙山人, 為人低調, 與世無爭。山人已度過耆耋之年, 正走在耄耈路上。常年深居簡出。年來又因新冠病毒的影響, 山人蒙生退隱之意。作為山人的學生, 我等決心開啟此一網站, 希望收錄逍遙系統之核心項目, 提供有緣者參考。 

逍遙山人從不認為自己是太極大師。他曾經說過, “在習練太極拳的道上, 我寧為永遠的初學者”。

編輯小組  謹識